找准定位 依法履职 助推全市社会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芜湖人大网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4-06-05 | 次浏览

社会建设是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紧密相连。近年来,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人大社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 围绕中心大局,紧扣职责定位,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和完善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法治力量助推全市社会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急需先立,以优质高效立法促进社会建设领域法治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领域的地方立法工作,充分发挥地方性法规实施性、补充性作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创新社会管理,是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现实需要。”芜湖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表示。

  芜湖市人大社会委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先行选择市委关注、群众关切的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和确立文明行为规范作为立法切入点,组织起草《芜湖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芜湖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表决,优质高效地把党委的立法决策转化为地方性法规。两部条例分别于2020年3月1日、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我们在立法过程中,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立法论证、调研、起草、审议等环节都最大程度听取民意、凝聚民智。同时,积极介入立法后期工作,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实施意见》《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实施方案》等相关配套政策文件。”市人大社会委负责同志介绍。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为了提高立法质量、检验法规实效,2023年,市人大社会委历时8个月,采取主管部门市民政局自查评估、第三方机构安师大法学院独立评估和立法部门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式,从合法性、合理性、适应性、可操作性、效益性、规范性等六个方面,对《芜湖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开展了立法后评估,围绕“丰富服务供给”、“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完善制度支持”等三个方面发现的问题和需求,给出了评估结论和针对性建议,既为法规的适时修改完善提供了依据,也推进了普法教育和民主法治建设。

  回应社会关切,以精准有效监督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

  社会建设既关系民生福祉,又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芜湖市人大社会委坚持民生导向、问题导向,在选择议题时注重“精”、调查研究时注重“深”、听取审议时注重“准”,特别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优势,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凝聚各方面的合力,有力推动了中央和省委、市委有关社会建设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致力于推动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落地,推动形成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新格局。”市人大社会委负责同志表示。

  近年来,围绕“稳就业”、退役军人创业就业、残疾人就业、工青妇“双创”工作、就业创业和人才保障工作、大学生就业等主题,该委相继开展专题调研,全面了解基本情况,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有效促进了就业促进法的贯彻实施以及各级就业政策的落实。我市就业创业工作连续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三公里”就业圈获全省表彰,“紫云英人才计划”“创业芜优”等人才工作项目成为靓丽的城市名片。今年,市人大社会委还将围绕促进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用工需求工作情况开展专项调研。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自2020年起,市人大社会委连续三年对医保政策落实等方面情况跟踪监督,深入基层医院、药店等,全面了解我市“15分钟医保服务圈”、“双通道”药店建设、医保电子支付等医保政策落实情况,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形成意见建议交相关部门处理。通过共同发力,全市医保工作连续多年考核位居全省第一。今年,该委还将开展全市医保基金监管情况专题调研,督促办好重点民生实事。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群众关注的民生大事,也是市人大社会委监督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该委相继组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及省实施办法落实情况专项监督,开展《芜湖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开展老年助餐服务推进情况专题调研,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市政府关于全市推进多层次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和满意度测评,通过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努力推动“老有所养”向“老有颐养”转变。

  密切联系群众,以基层联系点建设畅通民意直通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人大与人民群众联系最密切、最直接的专委会之一,市人大社会委始终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2020年11月,经过申报和比选,繁昌区童坝村、弋江区滨江社区成为市人大社会建设工作基层联系点,以“小平台”汇集社情民意,跟踪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决议、决定在村(社区)的贯彻实施情况,实地了解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配合市人大社会委开展调研,推动人大社会建设工作向城乡“最后一公里”延伸、扎根。

  “基层联系点是社会领域的‘传感器’,是社情民意的‘收集器’,也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比如,我们在基层联系点调研时,发现群众对医保很关注,反映对部分政策不够了解,存在疑惑。为此,我们迅速对全市面上情况开展调研,提请主任会议专题听取市政府汇报,提出要加快推进医疗保障体制改革,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医保政策宣传,同时加大对欺诈骗保行为打击力度,守好群众‘救命钱’。”市人大社会委负责同志介绍。

  据了解,在基层联系点建设中,芜湖市人大社会委边探索、边调研、边总结,形成“123工作法”,即坚持“一条”主线,聚焦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公共安全、医疗保障等民生热点,推进基层联系点服务精准化,找准人大社会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有效激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自觉和热情;实行“两点”联动,提升基层联系点透明度,将人大社会建设工作基层联系点与代表联络室有机融合,实行“一月一代表”轮值制度,丰富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内容;做到“三项”结合,结合全市工作大局,聚焦社会建设领域,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和建设人民城市建言献策;结合推进基层治理,针对存在的难题堵点,率先示范、勇于破题,努力打造现代治理样板;结合数字化建设,强化数字赋能,探索“有求必应”“共治平台”等,让民情“直通”,为监督“加持”,努力发挥基层联系点的最大化效用。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